载人潜水器是由人员驾驶操作,配置生命支持和辅助系统,具备水下机动和作业能力的装备。该装备可运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种电子装置、机械设备,快速、精确地到达各种深海复杂环境,进行高效的勘探、科学考察和开发作业,是人类实现开发深海、利用海洋的重要技术手段。
1948年瑞士物理学家奥古斯·皮卡尔在气球设计原理基础上研制了全球首台不用钢索也能独立行动的“的里雅斯特”号潜水器。12年。
它的研制与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应用目的主要在于追求人类潜入海底的深度,潜水器一般不具备动力,功能仅限于水下观察。
本月,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关于马里亚纳海沟生态环境科研计划的最新进展。在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帮助下,人类首次系统性地研究了深渊生命。
Argonaut the First作为全球首艘载人型潜水器,研制于1890年。在此基础上,1932年“弗恩-1”号载人潜水器问世。1934年,美国动物学家彼比和工程师巴顿钻进直径为1.37米的“彼比”号钢质圆球,通过与圆球连接的缆绳下潜到水深922米处,观察到一些未曾见到的海底生物。“彼比”号表面外部配置有两个观察窗和一个250瓦的照明灯,没有动力及推进器,潜水器的上浮和下潜依赖于母船端控制绳索的收放。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传奇世界sf,书写新传奇。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的发展共识。其中,对深海区域的探索和研究不可或缺。
科技发展史上,载人潜水器的节节突破一次次推动着人类破解地球、生命奥秘,成为担当深海科考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国之重器”。